English

书斋的命运

1998-10-17 来源:光明日报 大舰 我有话说

如今一些生活类杂志谈书房布置,对于大多数真正需要书房的知识分子来说,实在有些奢侈。即使有了两室一厅,就三口之家而言,拥有书房也只是暂时,因为待到儿女上了小学,需有一个独立的空间,你的书房马上就得“坚壁清野”,撤退到别的地方去。

但是不管怎么样,书总要找到地方来放,知识分子的书与一般“大款”“大腕”装门面的书有些不同,它是要常用的,书的使用功能第一。因而在种种条件限制和应用的前提下,书的摆放多少体现了主人的个性和巧思。

我见到最多的是书房和客厅合而为一。在满足一般客厅的功能要求外,书的去处就只剩墙角和桌子了。为了经济,主人一般不买市场上的书橱,因为它们大多华而不实,不是太厚占地方,就是格子距离太长而浪费空间,他们索性请木工顶天立地,自天花板下来,按照小32开、大32开以及16开工具书等分类,打上木框,并固定在墙上,为了节省厚度少占空间,也为了取书的方便,往往将书架的厚度小于书籍的厚度。这样一来,书是多放了,却难免有压抑之感,要知道平时来的客人并不总是谈书。于是有的主人便想一招,在书架外做一有格子的毛玻璃推拉门,不用书时拉上,这样客厅的内含丰富了,往往有不明就里的客人,疑在推拉门后面,还有一个房间。

也有的书斋主人采用书箱的方法,分门别类,一个或几个书箱放一类,层层叠放,自由组合,便于房间功能变化时灵活安排。

但是大凡知识分子有文人散漫气的,书房难免杂乱,“乱”是必要的,否则便没有灵感。他们的书房外人看了乱,实际自己明细的很,有的更有绝招,书房分东南西北,不同的角落专辟一个空间,用来随意码书,一些通俗读物,则干脆看后定期清理,纸箱一扔了事。

现在信息发达,电子图书看来总要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油墨纸张的印刷品,这样更好,因为已经有不少的爱书族书满为患,进人家里串门,不再以书多为荣,让人有自诩学问之嫌,更有一些人在酝酿“扔书运动”,把不用无用之书均扔掉,而电脑的发展,给了一个绝好的借口。但是那些设计、印制和内容均上乘的书是需要保留的,我曾有体会,闲时一杯茶,揣摩自己喜欢的艺术画册,那种感觉确是电脑无法取代的。

“扔书运动”当然只是个戏谑词,至少在目前,不会有人真正较真去扔书,但据我所知,这种“扔书”的情绪却早已萌芽并蔓延,这就应了一个老话题:传统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?是培根说的工具吗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